方阵东西向间距,顾名思义,即如下图所示。看起来并没有可以探讨的余地,因此经常被忽略。
但在山地项目的实际布置过程中,这小小的间距却并没有那么简单。主要因为以下两点:
1)方阵随着地形布置,方阵投影的长宽发生变化,同时投影的平行四边形的形状也发生变化;
2)在实际投影形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,传统作图仍然把方阵当做不变的矩形进行布置。
对于上述1),要想控制真实的的东西间距为设定值(比如0.5米),可以通过步进的方法来实现。这个其实不难。
对于上述2),反而是将问题复杂化的原因。
从二维投影上看,实际的方阵在山地情况下是一个变化平行四边形(红色线),传统作图是一个固定的矩形(蓝色虚线,虚拟矩形),两者中心一致。
但是平行四边形一定在虚拟矩形内吗?我们以方阵倾角30°、基础坡度0°~25°为例,结果如下图。可以看出,基础坡度为0时,平行四边形和虚拟矩形重合;当基础坡度在5、10和15°时,平行四边形的角点已经在虚拟矩形之外;当基础坡度在20°以上时,平行四边形已经完全在虚拟矩形内,且边长会随着基础坡度增大变短。
要想控制虚拟矩形的东西间距为设定值,非常简单。但存在2个问题:
1)当东西坡度较大时,实际的东西间距过大,可参见上图。
2)当两个相邻方阵在山脊或山谷两侧时,可能会出现实际的东西间距过小的问题,如下图所示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