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2018年国家组织的“领跑者”招标中,为降低电价成本,不少投资商采用了“双面组件+平单轴跟踪”方案。如何较为准确地仿真计算“双面组件+平单轴跟踪”系统的发电量成为行业的技术难点。
2018年4月,PVsyst软件推出了最新的6.70版本,她可以对双面组件+平单轴跟踪的发电量进行仿真,应该说该功能是行业内非常关心的,也算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吧,笔者第一时间对该功能进行了研究,并通过坎德拉平台分享其仿真方法。
方法1:基于三维建模获取2D参数
如图1所示,建立平单轴N-S光伏阵列三维模型,假设项目地位于青海格尔木,经过冬至日上午9时或下午15时方阵东西向无阴影遮挡计算,并选择间距为8米(取其整数值)。
▲图1 平单轴组件布置示意图(PVsyst软件)
完成上述步骤后,打开“System(系统)”设置界面,在“General Simulation Parameter”(一般参数设置),选择“Use unlimited trackers 2D-model”。如图2所示。
▲图2 平单轴双面组件系统设置
在“UnlimitedTrackers 2D model”,它会自动获取三维建模中的相关参数,如平单轴的轴方位、旋转范围、背跟踪、东西间距、支架单元的宽度,只需要再设置方阵的离地高度、地面反射率即可。其他参数如背面的遮挡率,背面不均匀光线带来的电流失配损失若无实际数据,可设置为默认值。如图3。
▲图3 平单轴双面组件系统参数设置
方法2: 基于2D模型参数
除了上述讲的第一种操作方法,方法2是不通过建立3D模型,而是在软件的首界面“Orientation”中选择“Horiz.axis, unlimited trackers”方式,设置平单轴的轴方位、跟踪角度范围、支架单元数量、支架单元东西间距、方阵宽度等等。如图4。设置完以后,在“UnlimitedTrackers 2D model”,它会自动获取相关参数。
▲图4 基于2D模型平单轴参数设置
下面以格尔木为例,使用了PVsyst6.70软件对南北向平单轴跟踪系统+双面发电进行了仿真计算。其实上述两种方法得到的发电量差异很小很小,读者可以尝试比较,这里采用第一种方法。
1、仿真条件
格尔木位于北纬36.42°,东经94.9°,根据Meternorm7.1气象数据,水平面的全年总辐射量达到了1936kWh/m^2,因此光资源较为丰富,直射比较高。
▲图5 格尔木地区的月度辐射比较
平单轴的跟踪范围设置为常规的-45°~45°,光伏电站的容量设置为528kW。核心设备分别选用275W的单晶硅双面组件及500kW的集中式逆变器,其中平单轴每个支架布置一个组串,每20个组件为一串,光伏组串共96串,组件数量共计1920块。
平单轴系统的方阵间距均采用冬至日上午9时到下午15时无阴影遮挡为间距,支架单元的东西间距为8m,并采用逆跟踪技术。
组件的背面发电系数为0.85,组件离地高度为1.5米,地表反射率设置为60%。
组件背面的遮挡率为5%,背面不均匀光线带来的电流失配损失率为10%。
2、模拟结果
表1为该项目的仿真结果,我们可以看到首年的PR为90%左右,上网电量为1224MWh,发电小时数达到2318h。
▼表1 模拟结果
图5为背面的辐射损失分析,由于地面的反射率为60%,将近40%的辐射不能被反射回去。各个月份当中,我们也看到夏季到达地面的辐射均较大,因此组件背面接收的辐射值也较大。
▲图5 背面辐射量损失比较(单位:kWh/m^2)
图6为能量损耗图局部,由于采用平单轴,组件正面发辐射增益较为明显,达到了32.6%。到达地面的辐射量为929kWh/m^2,被组件背面接受的有效辐射量为302kWh/m^2,组件背面的辐射增益为12.5%。
▲图6能量损耗图
双面组件背面的发电影响因素较多,如何发挥其最大优势,需要我们改变常规的设计思路,目前平单轴+双面组件的仿真功能刚刚推出,基于3D模型复杂场景及垂直安装方式的的双面仿真功能目前尚在开发中,坎德拉学院相信,PVsyst软件对于双面组件的仿真会不断修正、完善和增强。
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(坎德拉学院):双面电池组件+平单轴跟踪支架如何仿真?